为您(nin)提(ti)供快(kuai)速(su),方(fang)便,安全的环(huan)境检测方(fang)案!
前(qian) 言(yan)
为贯彻(che)《中(zhong)华人(ren)民共和(he)国(guo)环(huan)境保护法》和(he)《中(zhong)华人(ren)民共和(he)国(guo)水污染防治法》,保护生(sheng)态 环境,保障人体(ti)健康(kang),规(gui)范水(shui)污染源(yuan)在线监(jian)测系统的验收(shou)技术要求,制定本标准。
本标准规定了水污(wu)(wu)染源在线监测(ce)系统的(de)验(yan)收条件(jian)及验(yan)收程序,水污(wu)(wu)染源排放口、流量监 测单元、监测站房、水(shui)质自动(dong)(dong)采样单元及数据控(kong)制单元的验收要(yao)求(qiu),流(liu)量(liang)计、水(shui)质自动(dong)(dong)采样 器及(ji)水质自动分析仪的验收(shou)方法和验收(shou)技术指标(biao),以(yi)及(ji)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(xi)统运行与维护方 案的验收内容。
本标准是对(dui)《水污染源在(zai)线监测系统验收技(ji)术规范 (试行(xing))》(HJ/T 354-2007) 的(de)修订。
本标准首次发(fa)布(bu)于 2007 年(nian),原(yuan)起草单位为(wei)上(shang)海(hai)市环境监测中心(xin)。本(ben)次为(wei)第一次修订。
本次修订的主要(yao)内容如下(xia):
——名称(cheng)修改为《水污(wu)染源(yuan)在线监测(ce)系统 (CODCr 、NH3-N 等) 验收技术(shu)规范》;
——删除了数据采集(ji)传(chuan)输(shu)仪和(he) UV 水质自动(dong)监测仪(yi)的验收要求;
——增加了流量监测单元、水质自(zi)动采样(yang)单元 、数据(ju)控制(zhi)单元的验收要求(qiu);
——增加了(le)超(chao)声(sheng)波(bo)明渠(qu)流量计、水质自动采(cai)样器、总氮 (TN) 水(shui)质自动分析仪的验(yan)收 方法(fa)及指标(biao);
——增加了验收报告和比对(dui)监测报告的编制要求;
——修改了污(wu)染(ran)源排放口和(he)监测站房(fang)的验收要(yao)求;
——修改了化学需氧量 (CODCr )、总(zong)有(you)机碳 (TOC)、氨氮(dan) (NH3-N)、总磷 (TP)、pH 水质自动(dong)分析仪(yi)及温度计水质自动(dong)分析仪(yi)的验(yan)收(shou)方法及指(zhi)标(biao)。
自本标准实(shi)施之日起(qi),《水污染源在(zai)线监测系统验(yan)收技术规范 (试行)》(HJ/T 354-2007) 废(fei)止。
本标准的附录 A 和附(fu)录 B 为规范(fan)性附录。
本(ben)标(biao)准由生态(tai)环(huan)境部生态(tai)环(huan)境监(jian)测(ce)司、法规与标(biao)准司组织制(zhi)订(ding)。
本标准起草单(dan)位:中国(guo)环(huan)境监(jian)测总站(zhan)、河(he)北(bei)省(sheng)(sheng)生态环(huan)境监(jian)测中心、湖南(nan)省(sheng)(sheng)生态环(huan)境监(jian)测 中心(xin)。
本标准(zhun)由生(sheng)态环(huan)境部(bu) 2019 年 12 月 24 日批准(zhun)。
本标准自2020 年 3 月(yue) 24 日(ri)起实施。
本标准由生(sheng)态(tai)环境部解释(shi)。
水污染源在线监(jian)测系统 (CODCr 、NH3-N 等(deng)) 验收技(ji)术规范(fan)
1 适用范围
本(ben)标准规定了(le)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(ce)系统的验收(shou)条件及验收(shou)程序,水污(wu)染源排(pai)放口、流(liu)量监 测单元(yuan)、监测站(zhan)房、水质自动(dong)采样(yang)单元(yuan)及数据控制单元(yuan)的验(yan)收(shou)要求,流量(liang)计、水质自动(dong)采样(yang) 器及水质自(zi)动分析仪的验(yan)收(shou)方法(fa)和验(yan)收(shou)技(ji)术指标,以(yi)及水污染源在(zai)线监测系统运行与(yu)维护方 案(an)的验收内容。
本标准(zhun)适(shi)用(yong)于按照(zhao)HJ 353建设安装(zhuang)的水污染源(yuan)在线监测(ce)系(xi)统(tong)各组成部(bu)分以及所采用的 流(liu)量(liang)计(ji)、水(shui)质(zhi)自动采样器(qi)、化学需氧(yang)量(liang) (CODCr) 水质自动分(fen)析(xi)仪、总有机碳(tan) (TOC) 水质 自动分析仪、氨氮(dan) (NH3-N) 水质自动分析仪、总磷 (TP) 水质自动分析(xi)仪、总氮 (TN) 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、温度(du)计(ji)、pH水(shui)质自(zi)动分(fen)析仪(yi)等水(shui)污染源在线监测仪(yi)器的验(yan)收。
本标(biao)准所规范的水污染(ran)源(yuan)在线监(jian)测系统适用于(yu)化学需氧量 (CODCr )、氨氮(dan) (NH3-N)、 总磷 (TP)、总(zong)氮 (TN)、pH值、温度及流(liu)量监(jian)测因子的(de)在线监(jian)测。
2 规范性(xing)引(yin)用文(wen)件
本标准引(yin)用(yong)了下(xia)列文件或其中的(de)(de)条款。凡是不注日(ri)期的(de)(de)引(yin)用(yong)文件,其有效版本(ben)适用(yong)于本(ben) 标准(zhun)。
GB/T 6920 水质 pH 值的(de)测定 玻璃电(dian)极(ji)法
GB/T 11893 水(shui)质(zhi) 总磷(lin)的测定(ding) 钼(mu)酸(suan)铵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法
GB/T 15562. 1 环境保护(hu)图形标志排放(fang)口 (源(yuan))
GB/T 50093 自(zi)动(dong)化(hua)仪表工(gong)(gong)程施(shi)工(gong)(gong)及验收规范
GB/T 50168 电气(qi)装置安(an)装工程(cheng)电缆线(xian)路施工及验收(shou)规范 HJ 91. 1 污水监(jian)测技术规(gui)范 HJ 212 污(wu)染源在线(xian)监(jian)控 (监测) 系(xi)统数据传(chuan)输标准(zhun)
HJ 353-2019 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(CODCr 、NH3-N 等) 安装(zhuang)技(ji)术规范 HJ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(CODCr 、NH3-N 等) 运(yun)行技(ji)术(shu)规范
HJ 535 水质(zhi)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(ji)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(du)法(fa)
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(ding) 水杨(yang)酸分光(guang)(guang)光(guang)(guang)度法(fa)
HJ 636 水(shui)质 总氮的(de)测定 碱性(xing)过(guo)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(fa)
HJ 828 水质(zhi)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(yan)法
HJ/T 70 高氯废水 化(hua)学需氧(yang)量的测定(ding) 氯气校正法
3 术语和定义
下列(lie)术语和定义适用(yong)于本标准(zhun)。
3.1
水污染源在线监测(ce)系(xi)统 wastewater on- l ine monitoring system
指由实现水(shui)污(wu)染源流量监测、水(shui)污(wu)染源水(shui)样采(cai)集、水(shui)污(wu)染源水(shui)样分析及(ji)分析数据统(tong)计与
上传等功能的软硬件设施组成的系统。
3.2
水污染源(yuan)在线监(jian)测仪器 wastewater on- l ine monitoring equipment
指水污染源(yuan)在(zai)线监测系统中用于在(zai)线连续监测污染物(wu)浓度和(he)排放量的(de)仪(yi)(yi)器(qi)、仪(yi)(yi)表。 3.3
瞬时水样 instantaneous sample
指(zhi)某(mou)个采(cai)样(yang)点某(mou)时刻一(yi)次采(cai)集到的水样(yang)。
3.4
混合水(shui)样(yang) composite sample
指同(tong)一个采样点连续或不同(tong)时刻多次(ci)采集到的水样的混合体。
3.5
水(shui)质(zhi)自动采样单(dan)元 automatic water sampling unit
指(zhi)水污染源在线(xian)监测系统(tong)中用于实(shi)(shi)现采集实(shi)(shi)时水样及混合(he)水样、超(chao)标留样、平行监测留 样、比(bi)对监(jian)测(ce)留(liu)样的单(dan)元,供(gong)水污染源在线监(jian)测(ce)仪器分析测(ce)试。
3.6
数据控制单元 data control unit
指实现(xian)控制整(zheng)个水(shui)污(wu)(wu)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内部仪器设备联动(dong),自动(dong)完成水(shui)污(wu)(wu)染源在线监测 仪(yi)器的数(shu)据采集、整理、输出及上(shang)传至监(jian)控(kong)中心平(ping)台,接受监(jian)控(kong)中心平(ping)台命令(ling)控(kong)制水污染源 在线监测仪器运行等功能的单元。
3.7
运行日(ri)志 running dai ly record
指在运行过程中(zhong)仪器自动记录(lu)测试(shi)条(tiao)件、故障、维护等状(zhuang)态信(xin)息(xi)及日常校准(zhun)、参数变更 等维(wei)护记(ji)录(lu)。
3.8
数(shu)据标识 data marker
指用以(yi)表示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仪(yi)器(qi)不(bu)同测试数据(ju)属性的标识。
4.1 验收(shou)条件
4.1.1 提供水污染源在线监(jian)测系(xi)统的选型、工(gong)程设计、施(shi)工(gong)、安装(zhuang)调试及性能等(deng)相关技术
资(zi)料(liao)。
4.1.2 水(shui)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已依据 HJ 353 完成安装、调试(shi)(shi)与(yu)试(shi)(shi)运行,各指标(biao)符合 HJ
353-2019 中(zhong)表 3 的要求(qiu),并提交运行调(diao)试报(bao)告与试运行报(bao)告。
4.1.3 提供流量计(ji)、标准计(ji)量堰(槽)的(de)检定证书,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仪(yi)器(qi)符合 HJ 353-2019
中表(biao) 1 中技(ji)术(shu)要求的证(zheng)明(ming)材料。
4.1.4 水污染(ran)源在线监测系统所采用基础通(tong)信(xin)网络(luo)和(he)基础通(tong)信(xin)协(xie)议应符(fu)合(he) HJ 212 的相关
要求,对通信规范(fan)的(de)各项(xiang)内容做出响应,并(bing)提供相关的(de)自检报(bao)告。同时提供环境(jing)保(bao)护主管(guan)部 门出具的联网证明(ming)。
4.1.5 水质(zhi)自动采(cai)(cai)样(yang)单元已(yi)稳定(ding)运行一个月,可采(cai)(cai)集瞬时水样(yang)和具有代(dai)表性的混合水样(yang)供(gong)
水(shui)污染源(yuan)在线(xian)监(jian)测仪器(qi)分析使用,可(ke)进行(xing)留样(yang)并报(bao)警。
4.1.6 验收过程供电不间断。
4.1.7 数据控(kong)制单元已稳(wen)定(ding)运行一个月,向监控(kong)中心平台及时发送(song)数据,期间设备运转率(lv)
应大于 90%;数据传输率应大于 90% 。设备运转率及数据传(chuan)输率参(can)照公式 (1) 、(2) 进行 计算。
设备运转率=企(qi)业排(pai)放小时(shi)数 100%
(1)
式中:实际(ji)运(yun)行小时数—— 自动(dong)监(jian)测设备实际(ji)正常运(yun)行的(de)小时数;
企业(ye)排(pai)放(fang)小时数(shu)——被测的水污染(ran)(ran)源(yuan)排(pai)放(fang)污染(ran)(ran)物的实际小时数(shu)。
数(shu)据传输率=规定传(chuan)输数(shu)据(ju)数 100%
(2)
式中:实(shi)(shi)际传(chuan)输数据数——每月(yue)设备(bei)实(shi)(shi)际上传(chuan)的(de)数据个数;
规(gui)定(ding)传输数据数——每月设备(bei)规(gui)定(ding)上(shang)传的数据个数。
4.2 验收内容
水污(wu)染源(yuan)在线监测系统(tong)在完成安装(zhuang)、调试及(ji)试运行,并(bing)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(lian)网后,应 进(jin)行(xing)建设(she)验(yan)收(shou)、仪器设(she)备验(yan)收(shou)、联网验(yan)收(shou)及(ji)运(yun)行(xing)与(yu)维护方案验(yan)收(shou)。
5.1 污染源排放口
5.1.1 污(wu)染源排放(fang)口的布设符(fu)合 HJ 91. 1 要求(qiu)。
5.1.2 污染源排(pai)放口具有符合(he) GB/T 15562. 1 要求的(de)环境(jing)保护图形标(biao)志(zhi)牌。
5.1.3 污染源排放口应设(she)置具(ju)备便于水质自动采样(yang)单元和流量监测单元安装条件的采样(yang)口。
5.1.4 污染源(yuan)排放口(kou)应设置人工采样口(kou)。
5.2 流量监测单元
5.2.1 三角堰和矩形堰后(hou)端设置有清(qing)淤工作平台,可(ke)方便实现对堰槽后(hou)端堆积(ji)物的清(qing)理。
5.2.2 流(liu)量(liang)计安(an)装处设(she)置有对超声(sheng)波探头检修和比对的工作(zuo)平台,可(ke)方便实现对流(liu)量(liang)计的
检修和(he)比对工作(zuo)。
5.2.3 工作平台的(de)所(suo)有敞开边缘设置有防护(hu)(hu)栏杆,采水口临(lin)空、临(lin)高的(de)部位应设置防护(hu)(hu)栏
杆和钢(gang)平(ping)台,各平(ping)台边缘应(ying)具有防(fang)止杂(za)物落入采水口的装置。
5.2.4 维护和采样平(ping)台的安装施工(gong)应全(quan)部符合(he)要求。
5.2.5 防护栏(lan)杆的(de)安装应全(quan)部(bu)符(fu)合要求。
5.3 监(jian)测(ce)站房
5.3.1 监测站(zhan)房(fang)专室专用。
5.3.2 监测站房密闭(bi),安装(zhuang)有冷(leng)暖空调和(he)排风扇,空调具有来电自启动(dong)功能(neng)。
5.3.3 新建(jian)监测(ce)站房面积应(ying)不小于 15 m2 ,站房高度不低(di)于 2.8 m ,各仪器设备安放(fang)合(he)理,
可方便进(jin)行维护(hu)维修。
5.3.4 监测站房与采样点的(de)距离不(bu)大于 50 m 。
5.3.5 监测站房的基础荷载强度、面积、空间高度、地面标高均符合(he)要(yao)求。
5.3.6 监测站房内(nei)有(you)安全合(he)格的(de)配(pei)电(dian)设备,提(ti)供的(de)电(dian)力负荷不小(xiao)于 5 kW,配(pei)置有稳压(ya)电源。
5.3.7 监测站(zhan)房电源引入线使用(yong)照明(ming)电源; 电源进线有(you)浪涌保护器(qi); 电源应有明显(xian)标志;
接地线(xian)牢固(gu)并有明显标志。
5.3.8 监(jian)测站(zhan)房电源设有总(zong)开关,每台仪器设有独立控制开关。
5.3.9 监测(ce)站房内有合格的给、排水(shui)设施,能使用(yong)自来水(shui)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。
5.3.10 监测站房有完善(shan)规范的接地装置(zhi)和避雷措施(shi)、防盗、防止人为破坏以及消防设(she)施(shi)。
5.3.11 监测站房(fang)不位于通讯盲区,应能够实现数据传输。
5.3.12 监(jian)测站房内、采样口等区域(yu)应有视频监(jian)控。
5.4 水质自动(dong)采(cai)样单(dan)元(yuan)
5.4.1 实(shi)现采集瞬时水(shui)样(yang)和(he)混合水(shui)样(yang),混匀及暂存水(shui)样(yang), 自动润(run)洗(xi)及排空混匀桶(tong)的功能。
5.4.2 实现混合水样和(he)瞬时水样的(de)留(liu)样功能。
5.4.3 实现 pH 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(yi)、温度计原位测量(liang)或测量(liang)瞬时(shi)水样功(gong)能。
5.4.4 CODCr 、TOC 、NH3-N 、TP 、TN 水(shui)质自(zi)动(dong)分析仪(yi)测量混合水(shui)样功(gong)能。
5.4.5 需(xu)具备必(bi)要(yao)的防(fang)冻(dong)或防(fang)腐设施。
5.4.6 设置(zhi)有(you)混合水样的人工比对采(cai)样口。
5.4.7 水(shui)(shui)质自动采样单元的管路为明管,并标(biao)注有水(shui)(shui)流方向,
5.4.8 管材(cai)应采用优质的聚(ju)氯乙烯 (PVC)、三丙(bing)(bing)聚丙(bing)(bing)烯 (PPR) 等不(bu)影响(xiang)分析(xi)结果(guo)的硬管(guan)。
5.4.9 采样口(kou)设在流量(liang)监测系统标准(zhun)化(hua)计(ji)量(liang)堰 (槽) 取水口(kou)头部的流路中(zhong)央(yang),采水口(kou)朝(chao)向
与(yu)水(shui)(shui)(shui)流(liu)的(de)方(fang)向一(yi)致;测(ce)量合流(liu)排(pai)水(shui)(shui)(shui)时,在(zai)合流(liu)后充分混合的(de)场所(suo)采水(shui)(shui)(shui)。
5.4.10 采样(yang)泵(beng)选择合理,安装(zhuang)位置便于泵(beng)的维护(hu)。
5.5 数据控制单元
5.5.1 数(shu)据控制单元(yuan)可(ke)协调(diao)统(tong)(tong)一运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(tong)(tong),采集、储存、显示监测数(shu)据
及运行日志,向(xiang)监(jian)(jian)控中心平(ping)台上传污(wu)染源监(jian)(jian)测数(shu)据。
5.5.2 可接收监控中心平台命令,实现对(dui)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(xi)统的控制。如触发水质自动(dong)
采(cai)样(yang)单元采(cai)样(yang),水污(wu)染源在(zai)线(xian)监测(ce)仪器进行测(ce)量、标液核查、校准等操作。
5.5.3 可读(du)取并显示(shi)各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实时测量(liang)数据。
5.5.4 可查询并显示:pH 值的(de)小时变化范围、日变化范围,流(liu)量的(de)小时累积流(liu)量、日累积
流量,温度的小时均(jun)值、 日均(jun)值(zhi), CODCr 、NH3-N 、TP 、TN 的(de)小(xiao)时值、 日均值,并通(tong)过(guo)数 据采集传(chuan)输仪上传(chuan)至监(jian)控中心平台。
5.5.5 上传的(de)污(wu)染源监测(ce)数据(ju)带(dai)有时间(jian)和(he)数据(ju)状态标识,符合 HJ 355-2019 中(zhong) 6.2 条款(kuan)。
5.5.6 可生成、显示各水污染(ran)源在(zai)线监(jian)测仪器监(jian)测数据的日统(tong)计(ji)表、月统(tong)计(ji)表、年统(tong)计(ji)表。
6 水(shui)污染源(yuan)在线监测(ce)仪器验收要求
6.1 基本验收(shou)要求
6.1.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的各种电缆和管路应(ying)加保护管地(di)下铺设或空(kong)中(zhong)架设,空(kong)中(zhong)架
设的(de)电缆(lan)应附(fu)着在(zai)牢固的桥架上,并在(zai)电缆(lan)、管路(lu)以及电缆(lan)和(he)管路(lu)的两端设置明(ming)显标识。电 缆线(xian)路(lu)的施工应满(man)足 GB/T 50168 的相关要求。
6.1.2 必(bi)要时 (如南方(fang)的雷电(dian)多(duo)发区) ,仪器设备和电(dian)源设有防雷设施。
6.1.3 各仪器(qi)设备采用落地(di)或壁挂式安(an)装,有必要的防震措施,保证设备安(an)装牢固稳定。
6.1.4 仪(yi)器周围留有(you)足(zu)够(gou)空(kong)间,方便仪(yi)器维护。
6.1.5 此(ci)处未提及(ji)的(de)要求参照仪器相应说明书相关(guan)内容,应满足 GB/T 50093 的相(xiang)关要求(qiu)。
6.2 功能(neng)验收要求
6.2.1 具有时间设定(ding)、校对(dui)、显(xian)示功能。
6.2.2 具有自动零点校(xiao)(xiao)准(zhun) (正(zheng)) 功能和(he)量程校(xiao)(xiao)准(zhun) (正(zheng)) 功能,且有校(xiao)(xiao)准(zhun)记录。校(xiao)(xiao)准(zhun)记录中
应(ying)包括(kuo)校(xiao)准时(shi)间、校(xiao)准浓度(du)、校(xiao)准前后的主要参数等。
6.2.3 应具(ju)有测试数(shu)据显示、存储和输出功(gong)能(neng)。
6.2.4 应能够设置三(san)级(ji)系统(tong)登(deng)录密码及(ji)相应的操作(zuo)权限。
6.2.5 意外断电且再(zai)度上电时,应能自动排出系统内残存的试(shi)样、试(shi)剂等(deng),并(bing)自动清洗,
自动复位(wei)到重新开始(shi)测定的状态。
6.2.6 应具(ju)有故障报警(jing)、显(xian)示和(he)诊(zhen)断(duan)功(gong)能,并(bing)具(ju)有自动保(bao)护功(gong)能,并(bing)且能够将故障报警(jing)信
号输出到远程控制网(wang)。
6.2.7 应具有限值报警和(he)报警信号输出功(gong)能。
6.2.8 应(ying)具(ju)有接收远(yuan)程控制(zhi)网(wang)的外部触发命令、启(qi)动分(fen)析等(deng)操作的功能。
6.3 性能验收方法
6.3.1 液位比对误差
用便携式(shi)明渠(qu)流量计(ji)比对装(zhuang)置 (液位测量精(jing)度≤0. 1 mm ) 和(he)超声波明(ming)渠流(liu)量计测量同一 水(shui)位(wei)(wei)观测断面处的(de)液(ye)位(wei)(wei)值,进行比对(dui)试验,每2 min记录一次数据(ju)对(dui),连续记录6次,按下列 公式计算(suan)每一(yi)组数据对的误(wu)差值Hi ,选取(qu)最大的Hi作为流量计的液位比对误差。
Hi = H1i - H2i
(3)
式中:Hi——液位比(bi)对误差,mm;
H1i——第i次明渠流量比对装置测量液位值,mm;
H2i——第i次超声波(bo)明渠流量(liang)计(ji)测量(liang)液(ye)位值,mm;
i—— 1 ,2 ,3 ,4 ,5 ,6。
6.3.2 流量(liang)比对误差
用便(bian)携式明渠(qu)流(liu)(liu)量(liang)(liang)计(ji)比对装(zhuang)置和超声波(bo)明渠(qu)流(liu)(liu)量(liang)(liang)计(ji)测量(liang)(liang)同一(yi)水位观(guan)测断面处的瞬时流(liu)(liu)
量(liang),进行比对(dui)试验,待数(shu)据稳定后,开(kai)始(shi)计时(shi),计时(shi) 10 min ,分别读取明渠流量比对装置(zhi)该 时段内的累(lei)积流量 F1 和超声(sheng)波明渠(qu)流量计该时段内的累(lei)积流量 F2,按公式(shi) (4) 计算流量比 对误差ΔF。
ΔF =
100% (4)
式中:ΔF——流量比对误(wu)差,%;
F1—— 明(ming)渠流(liu)量(liang)比对装置累积流(liu)量(liang),m3;
F2——超(chao)声波明渠流(liu)量(liang)计累积(ji)流(liu)量(liang),m3。
6.3.3 采样量误差
水(shui)质自动(dong)采(cai)样器采(cai)样量设(she)置为V1,按照(zhao)设定(ding)的采样比(bi)例(li)执(zhi)行自动采样,采样结束后,取(qu) 出采(cai)样瓶,量(liang)(liang)取(qu)实(shi)际采(cai)样量(liang)(liang)V2 ,重复测定(ding)3次,按照公式(shi) (5) 计算采样量误差ΔV,取3次采 样量误差的(de)算术平均值作为评(ping)判值。
ΔV = V2 V1 V1
100% (5)
式(shi)中: ΔV——采样(yang)量误差,%;
V1——设定的采(cai)样量,ml;
V2——实际量取的(de)采样量,ml。
6.3.4 温度(du)控制(zhi)误差
将水质自动采样器(qi)恒温(wen)箱(xiang)温(wen)度控制(zhi)装置设置温(wen)度为4 ℃ 。运行1h温(wen)度稳定后(hou),每隔(ge)10 min测量其温度Ti,连续测量6次,按照(zhao)公式 (6) 计算每个测量值相(xiang)对4 ℃的绝对误差值ΔTi,
取(qu)最大者为温(wen)度控(kong)制误差。
Δ Ti =
Ti - 4
式中: ΔTi——绝对误差值, ℃;
Ti——实际(ji)测(ce)量温度,℃;
i—— 1 ,2 ,3 ,4 ,5 ,6。
6.3.5 24 h 漂移
CODCr水质自动分析仪、TOC水质自(zi)动分析仪、NH3-N水质自动分析仪、TP水质自动分 析仪、TN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参照此方法测定24h漂移(yi)。
采(cai)用浓度值(zhi)为(wei)工作(zuo)量(liang)程上限(xian)值(zhi)80%的(de)标(biao)准溶液(ye)(ye)为(wei)考核(he)溶液(ye)(ye),水质自动分析(xi)仪以离线(xian)模式, 以1h为周期,连(lian)续测定24h 。取前3次测定(ding)值(zhi)的算术(shu)平(ping)均值(zhi)为(wei)初始测定(ding)值(zhi)x0 ,按(an)照公(gong)式 (7)
计算后续(xu)测定值(zhi)xi与初始测定值(zhi)x0 的(de)变化(hua)幅度相对于(yu)现场工作量(liang)程上限值的(de)百分比RD,取(qu)绝
对值最大RDmax为(wei)24h漂移。
RD =
式中:RD——漂移,%;
xi - x0 A
× 100%
(7)
xi——第i (i ≥ 3) 次测定值,mg/L;
x0——前三次(ci)测量值的算术(shu)平均(jun)值,mg/L;
A——现场工作量(liang)程上限值,mg/L。
pH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的(de)电(dian)极浸入pH=6.865 (25 ℃) 的标(biao)准溶液,读取5 min后的测量值为(wei) 初始值x0 ,连续测定(ding)24h ,每(mei)隔1h记录一个测定瞬时值xi ,按(an)照(zhao)公式 (8) 计算后续测(ce)定值xi
与初(chu)始(shi)测(ce)定值x0 的误差(cha)D ,取绝对值最大Dmax为24h漂移。
D = xi - x0 (8)
式(shi)中:D——漂移;
xi——第i次测(ce)定值;
x0——初(chu)始值。
6.3.6 准确度(du)
采(cai)用(yong)有证标准样(yang)品作为(wei)准确度试(shi)验考核(he)样(yang)品,分(fen)别用(yong)两(liang)种浓(nong)度的(de)有证标准样(yang)品进行考核(he), 一种为接(jie)近实际废水排(pai)放(fang)浓度(du)的样(yang)(yang)品,另一种为接(jie)近相应(ying)排(pai)放(fang)标准浓度(du)2~3倍的样(yang)(yang)品,水质 自动分析仪 (pH水质自动分(fen)析仪(yi)除外) 以(yi)离(li)线模(mo)式, 以(yi)1h为(wei)周期,每种有(you)证(zheng)标准样(yang)品平行 测定(ding)3次。
按(an)照公式 (9) 计算(suan)3次仪器测定值(zhi)的算(suan)术平均(jun)值(zhi)与有证(zheng)标准(zhun)样品标准(zhun)值(zhi)的相对误(wu)差(cha)。两(liang) 种浓度标准样品测(ce)试结果均应满足表2的要求(qiu)。
ΔA =
式(shi)中: ΔA——相对误(wu)差,mg/L;
× 100%
(9)
B——标准样品标准值,mg/L;
——3次仪器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,mg/L。
pH水质自动分析(xi)仪的电(dian)极浸入pH=4.008 (25 ℃) 的有证标准样品,连续测(ce)定6次,按 照公(gong)式 (10) 计算6次(ci)测(ce)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与(yu)标准值的误差(cha)。
A = x - B ( 10)
式(shi)中:A——误差(cha);
B——标(biao)准溶(rong)液标(biao)准值;
——6次仪器测量(liang)值的算(suan)术平均值。
6.3.7 实际(ji)水(shui)样比对
水(shui)质自动分析仪(yi)器以在(zai)线模(mo)式,以1h为周期,测(ce)定实际废水样品3个(ge),每个(ge)水样平行测(ce) 定(ding)2次(ci) (pH水质自(zi)动分(fen)析(xi)仪测(ce)定6次) ,实验室按照国(guo)家环境监测(ce)分(fen)析(xi)方法(fa)标准 (表1) 对相
同的水样(yang)进行分析,按照公式 (11) 、公式 (12) 计算每个水样仪器测定值的(de)算术平均值与 实验室(shi)测定(ding)值的绝对(dui)误(wu)差(cha)或相对(dui)误(wu)差(cha),每种水样的比对(dui)结果均应满足表2的要求。
其中,CODCr 、NH3-N 、TP 、TN水(shui)(shui)质自动分(fen)析仪(yi)测定水(shui)(shui)质自动采样器采集的混合水(shui)(shui)样, pH水质自动分(fen)析仪(yi)测定瞬时水样。
C = x - n
ΔC = × 100%
式中:C——实际水样比对测试(shi)绝(jue)对误差,mg/L;
ΔC——实际水样比对测试相(xiang)对误(wu)差,%;
x——水样仪器(qi)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,mg/L;
Bn——实验(yan)室标准(zhun)方法的测定值(zhi),mg/L。
表 1 实际水样国家环境监测(ce)分析方法
(11)
(12)
项目 | 分析方(fang)法 | 标准号 |
CODCr | 水质 化学(xue)需(xu)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| HJ 828 |
高氯废水化学需氧(yang)量(liang)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| HJ/T 70 | |
NH3-N | 水(shui)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法(fa) | HJ 535 |
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(shui)杨(yang)酸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法 | HJ 536 | |
TP |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(mu)酸铵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法 | GB/T 11893 |
TN | 水质(zhi) 总(zong)氮的测(ce)定 碱(jian)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(wai)分(fen)光(guang)光(guang)度法 | HJ 636 |
pH值 | 水质(zhi) pH值的测定 玻璃(li)电极法 | GB/T 6920 |
6.4 性能(neng)验(yan)收内容及指标
表 2 水(shui)污染源在(zai)线(xian)监测仪器验收项目及指标
仪器类型 | 验收项目 | 指标限值 | |
超声波(bo)明渠(qu)流量计 | 液位比对误差 | 12 mm | |
流量比对误差 | ±10% | ||
水(shui)质自(zi)动采样(yang)器(qi) | 采(cai)样量误差 | ±10% | |
温度控制(zhi)误(wu)差(cha) | ±2℃ | ||
CODCr水质自动分 析仪/TOC水质自(zi) 动分析(xi)仪 | 24 h漂移 (80%工作量程上限(xian)值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溶液(ye)浓(nong)度<30 mg/L | ±5 mg/L | |
有(you)证标准溶(rong)液浓(nong)度≥30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样比对 | 实际水样CODCr<30 mg/L (用浓度为20~25 mg/L的(de)标(biao)准样品替代实 际水(shui)样进行测(ce)试) | ±5 mg/L | |
30 mg/L≤实际水样CODCr<60 mg/L | ±30% | ||
60 mg/L≤实际(ji)水样(yang)CODCr< 100 mg/L | ±20% | ||
实际水(shui)样CODCr≥100 mg/L | ±15% |
续表
仪器(qi)类型 | 验收项目 | 指标限值(zhi) | |
CODCr水质自(zi)动分 析仪/TOC水质自 动分析仪 | 24 h漂移 (80%工(gong)作量程上限(xian)值(zhi)) | ±10%F.S. | |
准确(que)度 | 有证标准溶液(ye)浓度<30 mg/L | ±5 mg/L | |
有证标准溶液浓(nong)度≥30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样比对 | 实际水(shui)样(yang)CODCr<30 mg/L (用浓度为20~25 mg/L的标准(zhun)样品(pin)替代实 际水样(yang)进(jin)行测试) | ±5 mg/L | |
30 mg/L≤实际水样(yang)CODCr<60 mg/L | ±30% | ||
60 mg/L≤实际水(shui)样CODCr< 100 mg/L | ±20% | ||
实(shi)际水样CODCr≥100 mg/L | ±15% | ||
NH3-N水质自动(dong)分 析(xi)仪(yi) | 24 h漂移 (80%工(gong)作量(liang)程上限值) | ±10% 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溶液(ye)浓度<2 mg/L | ±0.3 mg/L | |
有证标准溶液浓度≥2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样比对 | 实际水样氨氮<2 mg/L (用浓度为1.5 mg/L的(de)有证标准样品替(ti)代 实际(ji)水(shui)样进(jin)行(xing)测试) | ±0.3 mg/L | |
实际(ji)水样氨氮≥2 mg/L | ±15% | ||
TP水(shui)质自动分析仪 | 24 h漂移 (80%工作量程上限值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溶(rong)液浓度<0.4 mg/L | ±0.06 mg/L | |
有证标(biao)准(zhun)溶液(ye)浓度≥0.4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样比对 | 实际水(shui)样总磷<0.4 mg/L (用浓度为0.3 mg/L的有证标准样品替代 实际水样进(jin)行测试) | ±0.06 mg/L | |
实(shi)际水样总(zong)磷≥0.4 mg/L | ±15% | ||
| 24 h漂移 (80%工作量程上限(xian)值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(du) | 有证标准溶液浓度<2 mg/L | ±0.3 mg/L | |
有(you)证标准溶液(ye)浓度≥2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(ji)水样比对 | 实际水样总氮<2 mg/L (用浓度为1.5 mg/L的有证标准样品(pin)替代(dai) 实(shi)际(ji)水样进行测(ce)试) | ±0.3 mg/L | |
实际水(shui)样总氮≥2mg/L | ±15% | ||
pH水(shui)质自动分析仪 | 24 h漂(piao)移 | ±0.5 | |
准(zhun)确度(du) | ±0.5 | ||
实际(ji)水样比对 | ±0.5 |
7 联网(wang)验(yan)收要求
7.1 通信稳定性
数据控制单元和(he)监控中(zhong)心平台之间通信稳定,不应(ying)出现经常性(xing)的(de)通信连(lian)接中(zhong)断(duan)、数据丢 失、数据不(bu)完(wan)整(zheng)等通(tong)信问(wen)题。
数据控制单元在线率(lv)为90%以(yi)上,正常(chang)情况下,掉线后应在5分钟之内重新(xin)上线。数据
采(cai)集传输仪(yi)每日掉(diao)线次(ci)数在5次(ci)以(yi)内。数据传输稳定性在99%以(yi)上(shang),当出(chu)现(xian)数据错误或丢失(shi) 时,启动(dong)纠错(cuo)逻辑,要求数据采集传(chuan)输仪重(zhong)新发送(song)数据。
7.2 数据传输安全(quan)性
为了(le)保证监测数(shu)据(ju)(ju)在公共数(shu)据(ju)(ju)网上传输的安全性(xing),所采(cai)用的数(shu)据(ju)(ju)采(cai)集传输仪,在需(xu)要时 可按照HJ 212中规定的(de)加密方法进行加密处理传(chuan)输,保证数据传(chuan)输的(de)安全性。一端请求连接 另一端应进行身份验证(zheng)。
7.3 通信协议正确性
采用(yong)的(de)通信(xin)协(xie)议应完全(quan)符合HJ 212的相关(guan)要求。
7.4 数据(ju)传输正确性
系统(tong)稳定运(yun)行一个月后,任取其中(zhong)不少于连(lian)续7天的数据进(jin)行检查(cha),要(yao)求监控(kong)中(zhong)心平台(tai) 接收(shou)的数据和数(shu)据控制单元采集和存(cun)储的(de)数(shu)据完(wan)全一致;同时检查水(shui)污(wu)染源(yuan)在(zai)线(xian)连续自动分 析(xi)仪器存储的(de)测定值(zhi)、数(shu)据(ju)控制(zhi)单(dan)元所采集并(bing)存储的(de)数(shu)据(ju)和监控中(zhong)心平台接收(shou)的(de)数(shu)据(ju),这3 个(ge)环节的实时数据误差小于1%。
7.5 联网稳定(ding)性
在连(lian)续一个月(yue)内,系统能稳(wen)定运行,不出现除(chu)通(tong)信稳(wen)定性(xing)、通(tong)信协议正确性(xing)、数据传输 正确性以外的其他联网问题。
7.6 现场故障(zhang)模拟恢复试验(yan)要(yao)求
在水污染源在线(xian)连续自动(dong)监测系统现场验收过(guo)程中,人为(wei)模拟(ni)现场断(duan)(duan)电(dian)、断(duan)(duan)水和(he)断(duan)(duan)气等 故障,在恢(hui)复供电等外部条件后,水污染(ran)源在线连续(xu)自动(dong)监测(ce)系统应能正常自启(qi)动(dong)和远(yuan)程控 制(zhi)启动。在(zai)数(shu)据(ju)控(kong)制(zhi)单元中(zhong)保存故(gu)障前(qian)完整分析(xi)(xi)的(de)分析(xi)(xi)结果,并在(zai)故(gu)障过程中(zhong)不被丢失。数(shu) 据控制系统完整记录所有(you)故障信息(xi)。
7.7 测量(liang)频次(ci)和测量(liang)结果报表
能够(gou)按(an)照规定要求自(zi)动生成日统计表(biao)、月统计表(biao)和年统计表(biao)。报表(biao)格式参照HJ 353-2019 附录C。
8.1 运行(xing)与维护(hu)方(fang)案应包含水污染源(yuan)在线监测系统(tong)情况(kuang)说明(ming)、运行(xing)与维护(hu)作业指导书(shu)及(ji)记
录(lu)表格,并形成书面文(wen)件进行有效管理。
8.2 水(shui)污染(ran)源(yuan)在(zai)线监测系统(tong)情况说明应(ying)至(zhi)少包含如下内(nei)容:排污单(dan)位基本情况,水(shui)污染(ran)在(zai)
线监测系(xi)统构成图,水质(zhi)自动采(cai)样系(xi)统流路图,数据(ju)控(kong)制系(xi)统构成图、所安装的水污染(ran)源在 线监测(ce)仪器方法原理、选定量程、主(zhu)要参数、所用试剂, 以及按(an)照 HJ 355 中规定(ding)建(jian)立(li)的各 组成部(bu)分的维护要点及维护程序。
8.3 运行(xing)与(yu)维护(hu)作业指(zhi)导书内容应(ying)至少包(bao)含如下内容:水污(wu)染在(zai)线(xian)监测系统各组(zu)成部分的(de)
维护方(fang)法(fa),所安(an)装(zhuang)的(de)水污染源在线(xian)监测仪(yi)器的(de)操作(zuo)方(fang)法(fa)、试剂配制方(fang)法(fa)、维护方(fang)法(fa),流(liu)量监
测单(dan)元(yuan)、水样(yang)自动采集单(dan)元(yuan)及数(shu)据控(kong)制单(dan)元(yuan)维护方法(fa)。
8.4 记(ji)录表格应(ying)满足(zu)运行(xing)与维护作业指导书中的设定要求(qiu)。
9.1 验收报告格(ge)式(shi),见附录 A。
9.2 比对监测报告格式,见附录 B。
9.3 验(yan)收报(bao)告(gao)应附(fu)验(yan)收比(bi)对监测(ce)报(bao)告(gao)、联(lian)网证明和安装调(diao)试报(bao)告(gao)。
9.4 当(dang)验收报告内容全部(bu)合(he)(he)格或符合(he)(he)后,方可通过验收。
附录 A
(规范(fan)性附录)
验收报告(gao)格式(shi)
验收报(bao)告
报告编(bian)号:
企业名称 (加盖(gai)公(gong)章):
排放(fang)口名称:
监(jian)测点位名称:
运行(xing)单位:
委(wei)托验(yan)收单位(wei) (加盖公章):
年(nian) 月 日
表 1 基本情况
企业名(ming)称: | 行业类别: | ||||||
单位地址: | |||||||
系(xi)统安装排放口及监测点位: | |||||||
流 量 计(ji) | □明渠流量计 | 生产单位: | 规格型号(hao): | ||||
标准(zhun)堰 (槽) 类型: | |||||||
□电磁(ci)流(liu)量(liang)计 | 生(sheng)产(chan)厂家(jia): | 规(gui)格型号: | |||||
符(fu)合(he)相(xiang)关技术要(yao)求的证明: | |||||||
水质 自动(dong) 采样(yang) 器(qi) | 生产单位: | 规(gui)格型(xing)号(hao): | |||||
采样方式(shi): □时间等比例 □流量等比例(li) □流量(liang)跟(gen)踪 | |||||||
周期采(cai)样量; | |||||||
符合相关(guan)技术要求的证(zheng)明: | |||||||
水 质 自 动 分(fen) 析(xi) 仪 | 监测(ce)参数 | 温度 | pH 值 | CODCr | NH3-N | TP | TN |
生产单位 | |||||||
规格型号 | |||||||
仪器原理(li) | |||||||
量程上限 (mg/L) | \ | \ | |||||
量程下限 (mg/L) | \ | \ | |||||
定量(liang)下限 (mg/L) | \ | \ | |||||
反应时(shi)间(jian) (t) | \ | \ | |||||
反(fan)应温度 (℃) | \ | \ | |||||
一次分析(xi)进样(yang)量 (ml) | \ | \ | |||||
一次(ci)分析废液(ye)量 (ml) | \ | \ | |||||
安(an)装调试(shi)完成时间(jian) | |||||||
设(she)备连续稳(wen)定试运 行时(shi)间 | |||||||
设备(bei)运转率 (%) | |||||||
数据传输率 (%) | |||||||
是(shi)否出(chu)具了安装(zhuang)调 试报告 | |||||||
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的证明 | |||||||
验收(shou)比对监测单位 及报告(gao)编号 | |||||||
是否与环保(bao)部门联 网(wang) | |||||||
是否有(you)运行与维护(hu) 方案 | |||||||
备注: |
表(biao) 2 安装(zhuang)验收(shou)
系统 名称(cheng) | 验(yan)收项目或验(yan)收内(nei)容 | 是否(fou) 符合 | 验收人(ren) 签字 |
排放(fang)口、流量 监(jian)测(ce)单(dan)元 | 污染源(yuan)排放(fang)口的布设符(fu)合 HJ 91. 1 要求(qiu) | ||
污染(ran)源排放口具有(you)符合 GB/T 15562. 1 要求的环境保护(hu)图形标志牌(pai) | |||
污染源(yuan)排放口设置了具备便(bian)于水质自动采样单(dan)元(yuan)和流量监测单(dan)元(yuan)安(an)装 条件的采样(yang)口 | |||
污(wu)染(ran)源排放口设置了人(ren)工采样口 | |||
建设(she)三角堰(yan)、矩(ju)形堰(yan)、巴(ba)歇尔槽等计量堰(yan) (槽) 的,能提供计量堰(yan) (槽) 的计量检定证(zheng)书;三角堰和矩形堰后(hou)端设置有清淤工(gong)作(zuo)平台,可方便实 现对堰槽后端堆积物(wu)的清理 | |||
流(liu)量(liang)计安装处设(she)置有对(dui)(dui)超声波探头检修和(he)比对(dui)(dui)的工作平台,可(ke)方便实现 对(dui)流量(liang)计的检修和比对(dui)工作(zuo) | |||
工作平台的(de)所(suo)有(you)敞开边缘设置有(you)防护(hu)栏杆,采水口临空(kong)、临高的(de)部位应 设(she)置防护(hu)栏杆和钢平台,各平台边(bian)缘具有防止杂物落入(ru)采水口的装(zhuang)置 | |||
维护和采样平台(tai)的安装施工(gong)全(quan)部符(fu)合要求 | |||
防护栏杆的(de)安装全部符合要(yao)求 | |||
监测 站房 | 监测站(zhan)房专室专用 | ||
监(jian)测(ce)站(zhan)房(fang)密闭,安装有(you)冷(leng)暖空调(diao)和排风(feng)扇,室内温(wen)度能保(bao)持在 (20 ± 5) ℃ ,湿度应≤80% ,空调(diao)具有来电(dian)自启动功能 | |||
新建监测站房面积不(bu)小于(yu) 15 m2,站房(fang)高度不低于 2.8 m ,各仪器设备安 放合理,可方便进行维护维修 | |||
监(jian)测(ce)站房与采样点(dian)的距离(li)不(bu)大于 50 m | |||
监(jian)测站房(fang)的基础荷载强度、地面标(biao)高均符合要(yao)求 | |||
监测站房内有安全合格的配(pei)电(dian)设(she)备,提供(gong)的电(dian)力负荷不(bu)小于 5 kW ,配 置(zhi)有(you)稳(wen)压电源 | |||
监(jian)测站房(fang)电源(yuan)引(yin)入线(xian)使用照明(ming)电源(yuan);电源(yuan)进线(xian)有浪(lang)涌保护器;电源(yuan)有明(ming) 显(xian)标志;接(jie)地(di)线牢固并有(you)明显(xian)标志 | |||
监(jian)测站房(fang)电(dian)源设(she)有总开关,每台仪器设(she)有独立控制开关 |
续表
系(xi)统 名称 | 验(yan)收项目和验(yan)收内容 | 是否 符(fu)合 | 验收人 签字 |
监测站房(fang)内(nei)有(you)合格的给、排水设施,能使用自来水清(qing)洗仪器及有(you)关(guan)装(zhuang)置(zhi) | |||
监测站房(fang)有(you)完善规范的接(jie)地(di)装置和避雷措(cuo)施、防(fang)盗、防(fang)止(zhi)人为破(po)坏以及 消防设施 | |||
监(jian)测站房不位于通讯(xun)盲区 | |||
监测站房内、采样口等区域有视频监控(kong) | |||
采样 单(dan)元 | 实现(xian)采集瞬时(shi)水(shui)样和(he)混合(he)水(shui)样,混匀及暂存水(shui)样, 自(zi)动润洗及排(pai)空混匀 桶的功(gong)能 | ||
实现了混(hun)合水样和(he)瞬(shun)时水样的留样功能(neng) | |||
实现(xian)了 pH 水质自动(dong)分析(xi)仪、温(wen)度计原位测量(liang)或测量(liang)瞬时水样 | |||
实现 CODCr 、TOC 、NH3-N 、TP 、TN 水质自动分析仪测量混合水样 | |||
具备(bei)必要的防(fang)冻或防(fang)腐设施 | |||
设置有混合水样的(de)人工比对采样口 | |||
水质(zhi)自动采样(yang)单(dan)元的管路为明管,并标注有水流方向 | |||
管材采用优质的聚氯乙烯 (PVC) PVC 、三丙聚丙烯 (PPR) 等不(bu)影响 分析结果的硬管 | |||
采样(yang)口(kou)设在流(liu)量监测(ce)系统标(biao)准化计量堰 (槽) 取水口(kou)头部的流(liu)路中(zhong)央, 采水口朝向与水流的方(fang)向一(yi)致;测量合流排水时,在合流后充分混合的 场(chang)所(suo)采水 | |||
采样泵(beng)选择合理,安(an)装位置便于泵(beng)的(de)维护 | |||
数据(ju)控制单 元(yuan) | 数据控制(zhi)单元可协调统一运行水污(wu)染源在线监测系统,采集、储存(cun)、显 示监测(ce)数(shu)据及运行日志(zhi),向监控中心(xin)平台(tai)上(shang)传(chuan)污染源监测(ce)数(shu)据 | ||
可接收监(jian)(jian)控中心平台(tai)命令,实现了对水污染源(yuan)在线监(jian)(jian)测系统(tong)的控制。如 触(chu)发水质自动采样单元采样,水污染源在(zai)线(xian)监测仪器进(jin)行(xing)测量、标(biao)液核 查、校准等操作 | |||
可(ke)读取并显(xian)示各水污染(ran)源在线监(jian)测仪器的实时(shi)测量数据(ju) | |||
可(ke)查询并显示(shi):pH 值的(de)小时变化范围、日变化范围,流量的(de)小时累积(ji)流 量(liang)、日累积流量(liang),温度的小时均值、 日均值, CODCr 、NH3-N 、TP 、TN 的小时(shi)值、 日(ri)均值,并通(tong)过数据采集传输仪上传至监控中心平台(tai) |
续表(biao)
系统 名称 | 验收(shou)(shou)项(xiang)目和验收(shou)(shou)内(nei)容(rong) | 是否(fou) 符(fu)合(he) | 验收人 签字 |
数据控制单 元(yuan) | 上传的污染源监测(ce)数据(ju)带有时间和数据(ju)状态(tai)标识,符合 HJ 355-2019 中 6.2 条款 | ||
可生成(cheng)、显示各水(shui)污染源在(zai)线(xian)监(jian)测仪器监(jian)测数据的日(ri)统(tong)计(ji)表(biao)、月统(tong)计(ji)表(biao)、 年(nian)统计表 | |||
安装 | 全部安装均符合要求 | ||
调试检测报(bao) 告 | 各项指标(biao)全部合(he)格(ge),并出具检(jian)测期间日(ri)报和月报 | ||
备注: | |||
安装(zhuang)调(diao)试(shi)报告主要结论: | |||
安(an)装验(yan)收结(jie)论: |
表 3 仪器设备基本功能验收(shou)
项目 | 验收项目(mu)及(ji)验收内容(rong) | 是否 符(fu)合 | 验(yan)收(shou)人 签字 |
基 本 功 能 | 应能够设置(zhi)三(san)级(ji)系(xi)统登(deng)录密码及相应的操作权限 | ||
应具有接收远程控制网的外部触发命令、启动(dong)分析等操作(zuo)的功能 | |||
具有时间设定、校对、显示功(gong)能 | |||
具(ju)有自(zi)动零点校准(zhun)(zhun)功(gong)能(neng)(neng)(neng)和(he)量(liang)程校准(zhun)(zhun)功(gong)能(neng)(neng)(neng)及自(zi)动记(ji)录(lu)功(gong)能(neng)(neng)(neng)。校准(zhun)(zhun)记(ji)录(lu)中应包 括校(xiao)准(zhun)时(shi)间(jian)、校(xiao)准(zhun)浓度、校(xiao)准(zhun)前的校(xiao)准(zhun)关系式 (曲线)、校准后的校准关系(xi) 式 (曲线) | |||
应具有测试测量(liang)数据(ju)类别标(biao)识(shi)、显示、存储(chu)和输出功能(neng) | |||
应(ying)具有(you)限值报警(jing)和报警(jing)信号输(shu)出功能 | |||
应具有故(gu)障报警(jing)、显(xian)示和诊断功(gong)能(neng),并具有自(zi)动保护功(gong)能(neng),并且能(neng)够将故(gu) 障报警(jing)信号输出到远程(cheng)控制网 | |||
具有分钟数(shu)(shu)据、小时数(shu)(shu)据和日数(shu)(shu)据统计分析上传(chuan)功(gong)能 | |||
意外断电且再(zai)度(du)上电时,应能(neng)自(zi)动排出系(xi)统内残存的试样、试剂(ji)等(deng),并自(zi) 动清洗, 自动(dong)复(fu)位到重新开(kai)始测定的状态 | |||
应(ying) 用 要 求(qiu) | 自动(dong)分(fen)析(xi)仪器相关软件需(xu)有清(qing)晰的、带(dai)软件版本号或者(zhe)其(qi)他(ta)特征性的标(biao)识。 标识可以含有多个部(bu)分,但须有一部(bu)分专用于法(fa)制(zhi)目的;标识和软件本(ben)身 是紧密关(guan)联的,在(zai)启动或在(zai)操作时应在(zai)显示(shi)(shi)设备上显示(shi)(shi)出来(lai);如果一个(ge)组 件(jian)没有显(xian)(xian)示设备,标识将通过(guo)通讯端(duan)口传(chuan)送到(dao)另外组(zu)件(jian)上显(xian)(xian)示出(chu)来(lai) | ||
仪器的计量(liang)算法和(he)功能(neng)应正(zheng)确(如模/数转换结果、数据修约、测量(liang)不确定度(du) 评定等) ,并满足技术要求和(he)(he)用户(hu)需要;计(ji)量结果和(he)(he)附属信(xin)息应正确(que)地显示(shi) 或打印;算(suan)法和(he)功能应(ying)该是(shi)可(ke)测的 | |||
通(tong)过(guo)软件(jian)保护,使得仪器误(wu)操作的可能性(xing)降至最小(xiao) | |||
计量(liang)准确的软件能防止未(wei)经许可的修改,装(zhuang)载或通过(guo)更(geng)换存(cun)储体来改变 | |||
从(cong)用(yong)户接口输入的命令(ling),软(ruan)件(jian)文档中应(ying)有完整描述 | |||
设(she)备专有参数只有在仪器的特殊(shu)操作模(mo)式下可以被(bei)调整或选(xuan)择;它被(bei)分成(cheng) 两(liang)类(lei):一类(lei)是固化的(de)即(ji)不会改变的(de),另(ling)一类(lei)是由被授权的(de),如仪器用(yong)户, 软件开发者来(lai)调节(jie)的可输入参数 | |||
通过保护措(cuo)施,如机械封装(zhuang)或电子加密措(cuo)施等,防止未授权的访问(wen)或者访 问时留有(you)证据 | |||
传(chuan)输的(de)计(ji)量(liang)数据(ju)应含有必(bi)要(yao)的(de)相关信息,且不应受到(dao)传(chuan)输延时的(de)影响 | |||
注: | |||
安装调试报告主要(yao)结论: | |||
安装验收结论(lun): |
表 4 监测方法及(ji)测量过程(cheng)参数设置验收
监测项(xiang)目 |
验收人 签字(zi) |
备(bei)注 | |||
仪(yi)器规格型号(hao) | |||||
测量(liang)原(yuan)理 | |||||
测量方法 | |||||
测(ce)量 过(guo)程 参数 | 参(can)数名称(cheng) | 验(yan)收时(shi)设定值 | |||
固(gu)定参(can)数 | 排放标准限(xian)值 | ||||
检出限 | |||||
测(ce)定下限 | |||||
测(ce)定上限(xian) | |||||
测量周期 (min ) | |||||
试样 用量 参数 | 浓度 (mg/L) | ||||
前(qian)次(ci)试样排空时(shi)间 ( s ) | |||||
蠕(ru)动(dong)泵(beng)试(shi)样测(ce)试(shi)前 排空时间(jian) ( s ) | |||||
蠕动泵(beng)试样测(ce)试后(hou) 排空(kong)时间 ( s ) | |||||
蠕动泵管(guan)管(guan)径 (mm ) | |||||
蠕动(dong)泵进样(yang)时间 ( s ) | |||||
注射泵单(dan)次体积(ji) (ml) | |||||
注射(she)泵次数 (次) | |||||
试剂 | 泵管管径(jing) (mm ) | ||||
试剂测试(shi)前排(pai)空时(shi)间(jian) ( s ) | |||||
试(shi)剂测(ce)试后排空时间 ( s ) | |||||
进(jin)样时间 ( s ) | |||||
浓度 (mg/L) | |||||
单(dan)次体(ti)积 (ml) | |||||
次数 (次) | |||||
试剂浓度(du) (mol/L) | |||||
配制方法 | |||||
试(shi)样稀释方 法 | 稀释方式 | ||||
稀释倍数 | |||||
消解(jie)条件 | 消解温度 (℃) | ||||
消解时间 (min ) | |||||
消解压(ya)力 (kPa) | |||||
冷(leng)却(que)条件 | 冷(leng)却温度 (℃) | ||||
冷却时间 (min ) |
续表
测(ce)量 过程 参数 | 参数名称(cheng) | 验(yan)收时设定值 | 验收人 签(qian)字 | 备注 | |
显色条件 | 显色温(wen)度 (℃) | ||||
显色时间 (min ) | |||||
测定单元 | 光(guang)度计(ji)波长 (nm ) | ||||
光度计零(ling)点信号(hao)值 | |||||
光度计量程信号值 | |||||
滴定溶液浓(nong)度 | |||||
空白滴定溶(rong)液体(ti)积 | |||||
测试滴定溶液体(ti)积 | |||||
滴(di)定(ding)(ding)终点(dian)判定(ding)(ding)方式(shi) | |||||
电极响应时(shi)间 ( s ) | |||||
电极(ji)测量时间(jian) ( s ) | |||||
电极信号 | |||||
校准(zhun)液 | 零点校准液浓度 (mg/L) | ||||
零点校准液配制(zhi)方法 | |||||
量程校准液浓度 (mg/L) | |||||
量程校准液配制(zhi)方法 | |||||
报警限值 | 报警上限 | ||||
报警(jing)下限 | |||||
校准曲线y= bx+a | 零点校准(zhun)液 (x0 ) 对应测量信号数值(zhi) (y0 ) | ||||
量程校准(zhun)液 (xi ) 对应测量(liang)信(xin)号数值 (yi ) | |||||
校准公式(shi)曲线(xian)斜率(lv)数值b | |||||
校准公式曲(qu)线截距数值a | |||||
明渠流量计 | 堰槽型号(hao) | ||||
测量(liang)量(liang)程 | |||||
流量公式 | |||||
电(dian)磁流(liu)量(liang)计 | 测定范(fan)围 | ||||
测量量程 | |||||
模拟输出(chu)量(liang)程 | |||||
备注: | |||||
监测方(fang)法及(ji)测量(liang)过程参数设置验收(shou)结论: |
表 5 比对监测验(yan)收
验收比(bi)对监测报(bao)告(gao)主要结论: |
表 6 联网(wang)验收
联(lian)网证明主(zhu)要内容: |
表 7 运行与维护方案验收
项目名称 | 项目(mu)内(nei)容(rong) | 是否符合 | 验收(shou)人签(qian)字 |
水污染源在(zai)线监 测系统情况(kuang)说明 | 排污单位(wei)基(ji)本情况 | ||
水污(wu)染在线(xian)监测系统构成图 | |||
水质(zhi)自动采样单(dan)元流路图 | |||
数(shu)据控制(zhi)单(dan)元构成图 | |||
水污染源(yuan)在线监(jian)测仪器(qi)方法原理、选定量程、主要(yao)参(can)数、所用(yong) 试剂 | |||
水污(wu)染在线监(jian)测系统各组(zu)成部分的(de)维护(hu)(hu)要(yao)点及维护(hu)(hu)程序(xu) | |||
运(yun)行与维护作业 指导书 | 流(liu)量计(ji)操作方法及运维手册 | ||
水质采(cai)样器(qi)操(cao)作方法及运维手册 | |||
CODCr 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/TOC 水质自动分析仪操作方(fang)法及运维(wei) 手册 | |||
氨氮水(shui)质自动分析仪操作方(fang)法(fa)及运维手(shou)册 | |||
总磷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操作方法及(ji)运(yun)维手册 | |||
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操作方(fang)法及运维(wei)手册(ce) | |||
pH 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(yi)操作方法及(ji)运维手册(ce) | |||
温度(du)计操作方法(fa)及运维手册 | |||
流量监测单元(yuan)维护方法 | |||
水(shui)样自动采集单元维护方(fang)法 | |||
数据控制单元维护方法 | |||
运行(xing)与维护制度(du) | 日(ri)常巡检制度及巡检内(nei)容 | ||
定(ding)期维(wei)护制度及定(ding)期维(wei)护内容 | |||
定(ding)期校验(yan)和校准制度及内容 | |||
易损、易耗品的定(ding)期(qi)检查和更换制度(du) | |||
运行(xing)与维(wei)护记录(lu) | 每日巡检(jian)情(qing)况及(ji)处理(li)结果的记录 | ||
每周巡检情况及处理(li)结果的记录 | |||
每月巡检情(qing)况及处理(li)结果的记录 | |||
标准(zhun)物质或标准(zhun)样品(pin)的(de)购置使用(yong)记录 | |||
系(xi)统检(jian)修(xiu)记录 | |||
故障及排除故障记录(lu) | |||
断电(dian)、停(ting)运、更换设备记录 | |||
易损(sun)、易耗品更换记录 | |||
异常情(qing)况记录 | |||
零点和量程(cheng)的(de)校(xiao)准记录 | |||
标准(zhun)物质或标准(zhun)样品的校(xiao)准(zhun)和(he)验证记录 | |||
备注(zhu) |
表 8 验收结论
验(yan)收组结论: |
表 9 验收组成(cheng)员
序(xu)号(hao) | 验收组职务 | 姓名 | 工(gong)作单位(wei) | 职(zhi)务/职(zhi)称 | 签(qian)字(zi) |
(规(gui)范(fan)性附录(lu))
比对监测报告格式
水(shui)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
验收比对监测报(bao)告
□□□□□[ ]第□□号
验(yan)收单位:
监测单位名称:
运行单位:
委(wei)托单位:
报告日期:
□ □ □ (监测单(dan)位名称)
(加盖监测业务专(zhuan)用(yong)章)
监(jian)测报告说(shuo)明
1. 报告无本监测(ce)单(dan)位业务专用章、骑缝(feng)章及章无效。
2. 报告内容需填(tian)写齐全(quan)、清楚、涂改(gai)无(wu)效;无(wu)三级审核(he)、签发者签 字无效(xiao)。
3. 未经监测单位(wei)书面批准(zhun),不得部分复制本报(bao)告(gao)。
4. 本报告及数据不(bu)得用于商品广告。
单位名称 (盖章):
法人代表:
联系人:
地址: □□省□□市□□区□□□路□□号
邮政编码: □ □□□ □□
电话: □ □□- □ □□□ □□□ □
传真: □ □□- □ □□□ □□□ □
一、前言
企业基本情况;
产品生产基本(ben)情况;
污染(ran)治理设施基本情况;
自动监测(ce)设(she)备生产厂家、设(she)备名(ming)称、设(she)备型号。
(检测单位) 于 □□年□□月(yue)□ □ 日至(zhi)□□月(yue)□ □ 日对该公司安装于□□□□□□的水污 染源在线连(lian)续自动监测系(xi)统 (设备) 进行了比对监测。
二、监测(ce)依(yi)据
(1) HJ 91. 1 污水监测技(ji)术规范
(2) HJ/T 92 水污染物(wu)排放(fang)总(zong)量监(jian)测技术规范
(3) HJ/T 273 固定污(wu)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
(4) CJ/T 3008. 1~5 城(cheng)市排水流量(liang)堰槽测量(liang)标准(zhun)
(5) JJG 711 明渠堰(yan)槽超(chao)声(sheng)波明渠流(liu)量(liang)计 (试行)
(6) 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
(7) HJ/T 70 高氯废水(shui)化学(xue)需氧量的测定 氯(lv)气校(xiao)正法
(8) HJ 535 水质 氨氮的(de)测定 纳氏试(shi)剂分光(guang)光(guang)度(du)法
(9) 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(shui)杨酸分光光度法
(10) GB/T 11893 水质(zhi) 总磷(lin)的(de)测定 钼(mu)酸(suan)铵(an)分光(guang)(guang)光(guang)(guang)度法
(11) 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(jie)紫外分光光度法(fa)
(12) GB/T 6920 水质 pH 值(zhi)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
三、评价标准
参照 HJ 354 中要(yao)求进(jin)行验收比对监测,所有(you)项目的结果应满足(zu)表 1 的(de)要求。 表 1 验收标准(zhun)
仪器类(lei)型 | 验(yan)收项目 | 指标限值 | |
超(chao)声波明渠(qu)流量计 | 液位比对误差 | 12 mm | |
流量(liang)比对(dui)误(wu)差 | ±10% | ||
水(shui)质自动采样器 | 采(cai)样(yang)量误(wu)差(cha) | 10% | |
温度(du)控制误(wu)差 | ±2℃ | ||
CODCr水质自动分 析(xi)仪/TOC水质自 动分析仪 | 漂移 (80%量程上限值(zhi)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(zhun)溶液浓(nong)度<30 mg/L | ±5 mg/L | |
有证标准溶液浓度≥30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(shui)样比对 | 实际水样CODCr<30 mg/L (用(yong)浓度为(wei)20~25 mg/L的标(biao)准(zhun)样品替代实 际(ji)水(shui)样进(jin)行测试) | ±5 mg/L | |
30 mg/L≤实际水样CODCr<60 mg/L | ±30% | ||
60 mg/L≤实际水样CODCr< 100 mg/L | ±20% | ||
实际水样CODCr≥100 mg/L | ±15% |
NH3-N水(shui)质自(zi)动(dong)分 析仪 | 漂移(yi) (80%量程上限值(zhi)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溶液(ye)浓度<2 mg/L | ±0.3 mg/L | |
有证标准(zhun)溶(rong)液浓度≥2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(shui)样(yang)比对 | 实际水样氨(an)氮<2 mg/L (用浓度(du)为1.5 mg/L的有(you)证标准(zhun)样品(pin)替代 实际水样进行测试(shi)) | ±0.3 mg/L | |
实际水样氨(an)氮≥2 mg/L | ±15% | ||
TP水(shui)质自(zi)动分析仪 | 漂移(yi) (80%量程上(shang)限值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(zheng)标(biao)准溶液(ye)浓度<0.4 mg/L | ±0.06 mg/L | |
有证标(biao)准溶液浓度≥0.4 mg/L | ±10% | ||
实际水样比对 | 实际水样总磷<0.4 mg/L (用浓度为0.2 mg/L的(de)有(you)证标准样品替代 实际水样进行测试) | ±0.06 mg/L | |
实际水样总(zong)磷≥0.4 mg/L | ±15% | ||
TN水质(zhi)自动分析仪 | 漂(piao)移 (80%量程(cheng)上限值) | ±10%F.S. | |
准确度 | 有证标准(zhun)溶(rong)液(ye)浓度<2 mg/L | ±0.3 mg/L | |
有证(zheng)标准溶液浓度≥2 mg/L | ±10% | ||
实(shi)际水(shui)样比 对 | 实(shi)际水样总氮(dan)<2 mg/L (用浓度为1.5 mg/L的有证(zheng)标准样(yang)品替代 实际(ji)水(shui)样进行测试(shi)) | ±0.3 mg/L | |
实(shi)际水样总氮≥2 mg/L | ±15% | ||
pH水质自动分析(xi)仪(yi) | 漂移 | ±0.5 | |
准确度 | ±0.5 | ||
实际水样(yang)比对 | ±0.5 |
注:依据比对监测(ce)项目增减列(lie)项。
四、工(gong)况
表 2 排污企(qi)业生产工(gong)况核(he)查表
工况核查 | 核查内容(rong)与结论 |
产品(pin)生产工(gong)况核查 | |
污染治理设施工况核 查 |
五(wu)、监测(ce)仪器测(ce)量过程参数设(she)置核查 (示例)
表 3 监测仪(yi)器测量过程参(can)数设置核查(cha)表
测(ce)量原理(li) |
是否 符合(he) |
核查(cha)人(ren) 签字 | |||||
测量方法(fa) | |||||||
测 量 过 程 参 数 | 参数(shu)名称 | 显(xian)示值 | 实际值 | 规(gui)定值 | |||
固定参数 | 排放标(biao)准(zhun)限值 | ||||||
检出限(xian) | |||||||
测定下限 | |||||||
测定上限 | |||||||
测量周期 (min ) | |||||||
试样 用量 参数 | 浓度 (mg/L) | ||||||
前次试(shi)样排空(kong)时间 ( s ) | |||||||
蠕动(dong)泵试样测试前 排空时间 ( s ) | |||||||
蠕(ru)动泵试样(yang)测试后 排空时(shi)间 ( s ) | |||||||
蠕动泵管管径 (mm ) | |||||||
蠕(ru)动泵进样(yang)时间 ( s ) | |||||||
注射泵单(dan)次体积 (mL) | |||||||
注射泵次数 (次) | |||||||
试剂 | 泵(beng)管管径(jing) (mm ) | ||||||
试剂测试前排空(kong)时间 ( s ) | |||||||
试(shi)剂(ji)测试(shi)后(hou)排空时(shi)间 ( s ) | |||||||
进(jin)样(yang)时间 ( s ) | |||||||
浓(nong)度 (mg/L) | |||||||
单次体(ti)积 (ml) | |||||||
次数 (次) | |||||||
试剂浓(nong)度 (mol/L) | |||||||
配制(zhi)方法 | |||||||
试样稀释 方(fang)法 | 稀释方式 | ||||||
稀释倍数 | |||||||
消解条(tiao)件(jian) | 消解温度 (℃) | ||||||
消解时间(jian) (min ) | |||||||
消解压(ya)力(li) (kPa) | |||||||
冷却条(tiao)件(jian) | 冷却(que)温度 (℃) | ||||||
冷(leng)却时间 (min ) | |||||||
显色条件(jian) | 显色温(wen)度 (℃) | ||||||
显色(se)时间 (min ) |
续表
测 量 过 程 参 数 | 参数(shu)名称 | 显示值 | 实际(ji)值 | 规(gui)定值 | 是否 符合 | 核查人 签字(zi) | |
测定单元 | 光度计波长 (nm ) | ||||||
光度(du)计(ji)零(ling)点信号值 | |||||||
光度计量(liang)程信(xin)号值 | |||||||
滴(di)定溶液浓(nong)度 | |||||||
空白(bai)滴定(ding)溶液体积 | |||||||
测试(shi)滴定溶液体(ti)积 | |||||||
滴定终点判定方式(shi) | |||||||
电极响应时间 ( s ) | |||||||
电(dian)极测量时间 ( s ) | |||||||
电极信号(hao) | |||||||
校准液 | 零点校准液浓度 (mg/L) | ||||||
零点校(xiao)准(zhun)液配(pei)制方法 | |||||||
量程校准液(ye)浓度(du) (mg/L) | |||||||
量程校准液配制方(fang)法 | |||||||
报警限(xian)值 | 报警(jing)上限(xian) | ||||||
报(bao)警(jing)下限(xian) | |||||||
校(xiao)准曲线(xian) y=bx+a | 零点(dian)校准液 (x0 ) 对应测量信号数(shu)值 (y0 ) | ||||||
量程校准(zhun)液 (xi ) 对应测(ce)量信号数值 (yi ) | |||||||
校准公式曲线斜率数(shu)值b | |||||||
校(xiao)准公式曲线截距数值 a | |||||||
明渠(qu)流量(liang) 计(ji) | 堰槽(cao)型号 | ||||||
测量量程 | |||||||
流量公式(shi) | |||||||
电磁流量 计 | 测定范围 | ||||||
测量量程 | |||||||
模拟输出量(liang)程 | |||||||
月 报(bao) | |||||||
备注(zhu):依(yi)据比对监(jian)测项目增减(jian)列项。 | |||||||
监测(ce)方(fang)法及测(ce)量过程参数核查结论: |
六、监测结果(guo)
(每个(ge)项目一个(ge)测试报告(gao))
表 4 水污染(ran)源在线监(jian)测(ce)(ce)系统比对监(jian)测(ce)(ce)结果表
排(pai)污企(qi)业名称(cheng) | 现场监测日(ri)期 | ||||||
测(ce)点(dian)名称 | 分析日期 | ||||||
工(gong)况(kuang) | 样品类型 | ||||||
测试项目 | 自动仪器测(ce)量(liang)范围 | ||||||
实际(ji)水样测(ce)试 | |||||||
样品编号 | 采样 时(shi)间 | 水质分析仪 测(ce)定值 | 实验室测 定值 | 绝对 误差 | 相对(dui) 误差 | 标准(zhun) 限值(zhi) | 结果评(ping)定(ding) |
质控样品(pin)测定 | |||||||
质控样编号 | 测(ce)试时间 | 测试结果 | 标准样品(pin)编(bian)号(hao)及批号(hao) | 标准样品(pin)浓(nong)度(du)范(fan)围(wei) | 结(jie)果评定 | ||
技术说明 | |||||||
方法(fa) | 仪器名称 | 仪器 型号 | 仪(yi)器出(chu)厂 编(bian)号(hao) | 检出限 | |||
试验仪器 | |||||||
自(zi)动仪器 | |||||||
比对(dui)结果 |
(比对(dui)结论、其他意(yi)见或建议(yi)) |
监测:
编写:
审核:
批准:
日期: